《書?康誥》:“雖爾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室。”
⒈ 后稱盡忠于朝廷為“乃心王室”。
引《書·康誥》:“雖爾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室。”
孔傳:“汝心常當(dāng)忠篤,無不在王室。”
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柔傳》:“知卿忠允,乃心王室。”
《舊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子儀雖失兵柄,乃心王室,以禍難未平,不遑寢息。”
本指常思國事。語本《書經(jīng).康王之誥》:「雖爾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室。」用以喻忠于朝廷。《三國志.卷一三.魏書.鐘繇傳》:「方今英雄并起,各矯命專制,唯曹袞州乃心王室,而逆其忠款,非所以副將來之望也。」《元史.卷一四○.太平傳》:「脫脫乃心王室,大義滅親,今父歿而不克奔訃,為善者不幾于怠乎。」